>>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贺兰山网评 -> 原创网评
#胜利印记耀山河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让“行走的思政课”充分释放育人活力
2025-03-31 09:38:18   
2025-03-31 09:38:18    来源:宁夏新闻网

  据媒体报道,连续30年“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将于4月初在宁夏举办。今年的活动,固原的学生除进行长达108里的行走外,还将开展缅怀英烈活动。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让学生在嘉兴南湖重温“红船精神”、在雄安新区感受改革发展;北京农学院在田间地头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京津冀10余所高校的师生代表齐聚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银川阅海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师生开展“徒步忆征程 缅怀英烈魂”徒步研学活动……时下,各地各学校一堂又一堂涵盖红色教育、科技文化、生态环保、劳动实践、健身锻炼等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释放了育人活力。

015.jpg

资料图片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将思政课教学空间和资源拓展到广阔社会生活中去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在于,学生走出校园教室,在社会中开展参观游览、考察调研、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演出创作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进本领和才干。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相比,“行走的思政课”不仅实现了教学空间从校内到校外的拓展和转移,而且学习方式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观察、言说、创造、互动,学生从中获得能力提升与思想锤炼。实事求是地说,“行走的思政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之举。从“单向灌输”到沉浸式浸润教学,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让育人链条“通”起来、让育人力量“聚”起来,为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如,由固原市弘文中学报送的《29年坚持行走的思政实践课》入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优秀案例,成为宁夏唯一入选案例。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肩负着光荣且特殊的使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什么、怎么讲,关乎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实践证明,只有将现实因素引入理论,又将理论引入现实生活,使思想在与现实的互动中充分激活,才能真正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入脑入心。

  从百花齐放的地方文化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一线,行进中的中国,都是行走的“大思政课”素材。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就要真正“行走起来”。让思政课走出教室、走进历史、走进实践,让学生们在知行合一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丰润青年心灵。比如,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将思政课堂从校园延伸至革命圣地,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以实地参观、现场教学、师生互动的创新形式,有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宁夏固原两千余名师生徒步108里祭英烈,不仅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而且是一场脚力、体力、毅力的考验;北京市丰台区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升级为10条,累计发布11本《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手册》,涵盖红色教育、科技文化、劳动实践等,年均覆盖师生10万余人次;福建省莆田市今年大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紧扣“青春共护木兰溪,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行动中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这些“点、线、面、体”系统联动的育人载体,灵活的课程展开方式,用历史的遗迹、真实的场景、可敬的人物呈现真理的魅力,将感官体验和理论思辨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切身体验、去辩证思考,进而产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让思政课从“说教”转变为“共情”。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载着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期许,担负着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使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面对大中小学学生,怎样才能把“最难讲”讲得最精彩?“哀牢山走红了,该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昆明市第十中学,面对照片里眼神炯炯的野生动物和幽秘的原始森林,“如何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的问题让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一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政课,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分别应该如何讲?近日,在云南昆明十中求实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并不仅仅是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场景切换,更是对思政素材的全方位开掘,各地应结合地方特色,用好用活各类资源,让文物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赋能”思政课。

  上好“行走的思政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让更多场馆敞开大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汇聚更加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让学生感知历史、体悟文化,使更多学生在行走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让青春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绚烂绽放。(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张厚美)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